发布日期:2025-01-20 12:03 来源: 本站原创

——周晓敏委员代表民建江苏省委员会的发言


  江苏拥有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是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的理想实践场。当前,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渗透越来越大,但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和应用仍显不足。按应用领域,人工智能可分为决策类人工智能、视觉人工智能、语音及语义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机器人,我省现阶段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的工作应该有选择地集中发力,以决策类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机器人为重点,深层次、高水平助力我省经济迈上新台阶。

  一、推动我省制造业由数据在线化向决策智能化发展。当前,我省部分行业尤其是传统行业数智化转型工作较多停留在数据在线化统计、分析和预测阶段,以大屏为载体的数据可视化跟踪监测场景热度不减,但由于算法算力支撑不足、数据流通不畅,未能进一步发挥数据资源在驱动决策智能化方面的作用。建议统筹科教与产业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优先培育智能决策龙头企业,推出有江苏标签的智能决策系统与产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生产运营管理模式变革。

  二、聚力打造省级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人工智能机器人是智能制造领域的新赛道,其中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据估计,未来五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50亿元。建议由江苏省数据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成立“江苏省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全面开放市政应用场景、搭建公共训练平台,开发共性技术、布局前沿技术,培育重点产品。前期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垂直场景,整合全省资源,引入专项配套补贴和产业发展基金,以出资购买机器人的方式汇聚省内供应厂商,以产品价格补贴的方式吸引应用企业,以共建实践基地的方式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实现多方共建。由此产生的数据收集所有权归中心所有,对成员单位开源共享。后期可以通过训练数据价值化和参股投资等途径,为平台自我造血、闭环发展提供可能。

  三、构建“教育-科研-评价”三位一体的人工智能人才“底座”。我省人才招引政策相对优渥,但人工智能人才“扎堆”特征明显,还需要做大人才“圈子”,提高人才留存率,夯实人才“底座”。一是注重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加强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等底层基础学科建设,构建以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为核心的“1+X”教育体系。二是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加强前沿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实验平台建设,增加相关内容在我省重点项目与科技奖励中的权重。三是完善人工智能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尽快建立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有效甄别机制,加大人才招引奖励和补贴力度,构建人工智能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标准并探索与之配套的人才激励机制。

 

  发言人单位和主要职务:民建省委会副主委

  界别:民建

  主题词:人工智能+行动  制造业